以區域景觀生態系統整體格局優化為基本目標,通過研究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人類活動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建立區域景觀生態系統的空間結構和優化利用模式。那么,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有哪些步驟?六大步驟需要明確!
1.確定規劃范圍目標。
在規劃之前,必須明確規劃區域和要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生態景觀規劃的范圍由政府決策部門確定。規劃目標可分為三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然保護區設計;自然(景觀)資源合理開發設計;當前不合理的景觀格局(土地利用)導致景觀結構的調整。
2.收集景觀生態數據。
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動物等)和非生物(地理、地質、氣候、水文和土壤等)方面,景觀的生態過程及其相關的生態現象(人口、文化和人類價值觀等)和人類對景觀的影響程度。資料收集的目的是了解規劃區的景觀結構、自然過程和社會文化狀況,為今后的景觀生態分類和生態適宜性分析奠定基礎。
3.景觀生態分類與制圖。
根據現有資料,綜合分析規劃區的自然特征、人文需求和社會經濟條件。根據規劃目標和原則,選取影響景觀格局、分布規律和演替的主導因素作為分類指標,繪制景觀生態類型圖,作為景觀生態適宜性評價的基礎。
4.景觀生態適宜性分析。
以景觀生態類型為評價單元,根據區域景觀資源和環境特征、發展需要和資源利用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生態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分析某一景觀類型的固有資源質量及其與相鄰景觀類型的關系(排斥或兼容),確定某一景觀類型對某一用途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劃分景觀類型的適宜性等級,分析不同景觀利用類型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風險。為了維護生態平衡,提高社會經濟效益。
5.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根據景觀生態適宜性分析結果,以滿足景觀生態系統的環境服務、生物生產和文化支持三大基本功能為目的,按照景觀生態規劃的自然優先和可持續原則,構建合理的景觀結構。
6.景觀生態規劃實施方案。
根據擬定的景觀空間結構,確定規劃實施方案,制定詳細措施,促進規劃方案的全面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客觀情況的變化,需要不斷修正原規劃方案,以適應形勢的變化,實現景觀資源的優化管理和可持續利用。
結語:
景觀生態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總目標是以安全、健康、舒適為目標,改善城市景觀結構,強化城市景觀功能,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促進城市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以便及時處理。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