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產業結構的改善以及市場規模和質量的同步提升,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理念和新模式。那么,全域旅游如何帶動區域經濟呢?
一、解決多元調控問題。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導下,將旅游規劃作為區域的頂層設計,在旅游規劃的指導下實現多元調控,使全域旅游的理念能夠在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村鎮規劃、交通規劃等方面得到實踐,督促全區以旅游為重心配置資源。
1.解決旅游規劃的銜接困境,如土地指標錯配、建設用地邊界差異、土地屬性不一致等。
2.多元監管應該是一種規劃、組織和實施的思路,而不是現實中常見的專業服務項目。在制定多項計劃的過程中,政府要以“綜合考慮為基礎,突出重點”的思路來監督運行。
二、旅游產業引導下的多產業融合發展。
1.確立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2.通過旅游整合協調各方資源,促進產業融合整體發展。
3.增強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大旅游產業,始終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運用大旅游、大融合、大景區的理念,引領旅游產業加速發展。
三、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完善配套。
1.公共資源的管理創新:
公共物品和設施免費或低價使用。(《國家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推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均對公共產品供給提供了指導。
2.合理規劃和利用公共休閑空間和設施:
公共設施包括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劇院、科普場所等。公共體育設施包括全民健身設施、公共體育場館、大中小學體育設施等。公園開放空間包括各類公共綠地和市政廣場空間。
四、促進鄉鎮和農村產業可持續發展。
以休閑經濟為導向,形成兼顧農業生產和休閑服務功能的產業門類;構建復合增值的現代農村產業體系;提高農村產業的經濟效率和可持續性;轉變農村產業發展方式建設美麗鄉村。
五、核心景區與周邊區域協調發展。
1.注重核心景觀資源(水庫、農田、山林等)的保護和維護。在每個資源的半徑內,將不設置同類型的重復產品,以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旅游休閑區的形象。
2.通過核心景區構建核心吸引力,以農業產業、特色旅游商品加工業和周邊旅游服務業的匹配帶動核心景區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3.通過完善周邊地區的產業基礎和設施基礎,成為核心景區的配套,與核心景區積極互動發展。
由此可見,全域旅游將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提升,實現旅游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順應國家旅游潮流,自助旅游,自駕游;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提高我國旅游業的國家競爭力。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以便及時處理。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
上一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區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