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旅小鎮是新時代文化旅游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結合點,對引領和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產業振興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進省級特色產業小鎮發展,堅持示范穩步推進,以特色引領鄉村振興文旅小鎮,讓文旅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文旅融合新動能。那么,文旅小鎮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四個方面很關鍵!
一、堅持規劃引導,做實頂層設計。
策劃是特色文旅小鎮建設的先導和靈魂,必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協同推進。
1.定位要精準。
特色文旅小鎮是具有特色文化內涵、特色產業體系、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優質配套服務、知名品牌影響力的休閑度假目的地小鎮。堅持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IP、場景、體驗相融合,推動空間形態小而美、產業發展專而強、功能特色銜接、運行機制生動新穎,彰顯小鎮獨特魅力。
2.規劃要協調。
在特色小鎮創建初期,要重視特色產業的科學定位,按照“多規合一”理念統籌特色小鎮建設,充分銜接產業、生態、空間、文化、旅游等專項規劃內容,合理確定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3.機制要創新。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創新投資支持機制,健全高效管理機制,規范完善激勵機制,著力構建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支撐的創意生態圈。
二、堅持留住鄉愁,做足文化內涵。
文化是文旅小鎮,需要多維度展現小鎮的人文生態特色,真正體現小鎮“看山看水,憶住鄉愁”的魅力。
1.塑造自然之美。
牢固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結合周邊自然環境和地域特色,開展鎮村建設整治,“不砍樹、不開山、不填湖”,塑造和延續小鎮特色景觀和傳統建筑風貌。注重借景巧用鄉村,保護修復地形地貌、河湖、森林植被、動物棲息地等自然景觀和田園景觀。
2.挖掘民俗之美。
提煉鄉村歌舞、鄉村比賽、鄉村風情、鄉村節慶、鄉村婚俗、鄉村農耕,賦予其更深、更時尚、更人文的文化內涵,加強靜態、活態展示,打造非遺宣傳展示場所,將文化激活為場景、文化旅游產品,形成獨特的文化身份。
3.彰顯人文之美。
全面梳理鎮域文化資源,加強鎮域文物資源調查、發掘和保護,講好鎮域故事,突出鄉愁特色,開展門前“十小”文化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各項文藝惠民活動,打造具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底蘊深厚、時代風尚的特色小鎮。
三、堅持文旅融合,做強特色產業。
沒有產業就沒有發展,文旅小鎮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
1.聚焦放大核心優勢。
抓文化旅游,必須突出重點,找準賣點。聚焦打“綠”“紅”“古風”牌,推動產業、資源、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突出文化體驗、傳統工藝、美食美食、民宿等重大業態,打造拳頭產品打造旅游熱點。關注游客多樣化需求,深度開發多樣化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重視增加游客體驗的旅游新業態,從單純賣風景向賣非物質文化、傳統生活方式、穿越體驗、思考古代、原生態的環境轉變,打造更多獨特生動的體驗場景,讓游客來、留、來頻繁。
2.深化市場主體培育。
強隊必須先強企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企業投資為主體,催生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項目。近年來,20特文旅小鎮加大投入,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
3.發展文旅興農富民。
關注文旅小鎮當地群眾共建共享,動員村民參與文化旅游發展,構建利益聯動機制,拉長文化旅游產業鏈,促進文化旅游消費整體升級,因旅游興鎮、興鎮、美鎮,助力當地群眾吃“旅游飯”致富。
四、堅持精致塑造,做好品牌形象。
聚焦環境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全面提升小鎮品質,以工匠精神打造“高價值”百年文旅小鎮等。
1.重視景區化建設。
文旅小鎮按照不低于3A級景區標準進行布局、建設和微整治,構建景觀節點和景觀形態。尊重城鎮現有格局,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體現建筑和街區的地域、民族、傳統特色,不盲目拆除老舊街區,建造高層建筑,復制外來文化和建筑風格。設計要獨特,從一扇門、一個垃圾桶到一棟樓,都要用愛去做,充分考慮游客享受高端度假和體驗特色文化的雙重需求。
2.注重全方位服務。
做一個文化旅行者就是做一種服務。堅持以游客為中心,規范旅游服務,人性化旅游設施,文明旅游行為,規范旅游安全管理,以嚴格的標準、良好的態度、優良的品質提高游客滿意度。近年來,長沙縣開慧鎮全面啟動惠潤旅游中心建設和政府與村企合作服務體系建設。
3.實現多渠道宣傳。
酒也怕巷子深。立足自身優勢,瞄準目標市場,利用好新媒體、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推廣和產品營銷,設計一批檔次高、影響力大的活動,讓游客聽了就想來,來了就想來。通過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讓文旅小鎮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凸顯。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以便及時處理。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
下一篇:鄉村標識系統存在哪些問題?